夏日炎炎更勤勉

我們以「選擇」CHOICE為名,在炎炎夏日要選擇「冷氣」或是「流汗」?

七八月天,酷暑達到頂峰,7月6日為24節氣的「小暑」,7月22日為「大暑」,這是一年中天氣最為炎熱的時段。在這艷陽高照、暑氣逼人的當下,稍一走動便渾身汗水。熱浪令人身心懶散,只想躲在冷氣房避暑。

台灣夏季氣候型態異常炎熱,不僅氣溫常熱到爆,逼近40℃大關,暑氣難耐,易使人心浮氣躁。依據勞委會歷年職業災害統計,職災高峰期落在每年盛夏7、8、9月間,人人應加強防範夏天高溫引起的各種危害,採取遮陽、降溫及落實各項安全衛生措施,提供及補充水分、鹽分及適當休息,以減少事故發生。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預防熱傷害的三要訣是:保持涼爽、補充水分、提高警覺。

天主上智的創造化工,春夏秋冬四季更迭,不論寒或暑必定都有其奧秘作用,在順天者昌的道理中,一方面不可輕忽盛夏高溫對身體的危害,另一方面亦不應視酷暑為惡煞仇敵。只要心理上一接納酷暑的事實,立即感到「軛是柔和的,擔子是輕鬆的。」(瑪11:30) 另外,根據新唐人網頁的《頭條網》,流汗對身體有十個益處:1.排毒防癌,2.控制血壓,3.促進消化,4.防骨質疏鬆,5.增強記憶,6.護膚美容,7.減肥,8.讓男人更有魅力,9.提高免疫力,10.預防感冒。明白了排汗是身體最好的保養,令人樂於忍受炎熱,樂於使身體流汗。不過,因天氣熱、環境燜或因心理壓力而造成的出汗,稱為被動出汗;因運動而產生的排汗屬深層出汗,稱為主動出汗,這是中醫所說的「動汗可貴」,更有利於排出體內的毒素和陽氣的舒展。

依福音記載,耶穌屬行動派人物。耶穌自身「周遊各城各村,在他們的會堂內施教,宣講天國的福音,治好一切疾病,一切災殃。」(瑪9:35) 在山中訓言的結語,耶穌也以「凡聽了我這些話而實行」(瑪7:24) 來勸勉信眾必須確實行動。青年學子應把暑期變為行動期,盡量參與教會活動,多投入志工團隊,切勿整日躲在室內,只會專注把玩手機。中老年人趁著四肢活動力尚未衰退,能走動就多走動,積極參與朝聖、探訪、旅遊觀光、公益活動等,讓生活多采多姿,讓身體老當益壯。人人都應勤勉工作、勤於運動,把握酷暑易於冒汗的機會,大量排出體內積存已久的毒素,將暑期轉變成為淨身、強身的佳期,將「選擇流汗」提升為靈修的操練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